2011/03/23

【書】第44個孩子

怎摸這些作者都想得出這摸曲折的心理病變和變態的殺人手法啊?不過殺人手法如何殘忍不是犯罪推理小說的重點,重點是動機和破案的過程。《44個孩子》放在國家極權的背景上,破案的過程中男主角面對敵人的不是罪犯、而是國家機器。兩個禮拜前看完這本書,現下腦中回味,有幾處情節浮出:

﹡李奧:又是老奶奶,怎麼這些老奶奶什麼都不怕呢?

在一個國家利用恐懼力量施行統治的時代,在人們噤若寒蟬的場合中,總是老奶奶挺身說出大家都想說的話、想問的問題。可能是年紀大了,這條老命拿來拼也沒什麼不划算的,可能是歷經人生百態,一眼看穿虛張聲勢的假老虎。(也可能是年輕當媳婦那時、在各種心理掙扎與模擬過後對生命有了最終的體悟,這樣嗎?)

聯想起有次在HBO看到《穿條紋衣的男孩》,有一幕家庭用餐的場景(看到這裡我就看不下去轉台了)。爺爺遠道而來,大家一起吃飯,席間從猶太醫生變成德軍僕傭的老先生被拖出去打,媽媽覺得這是不對的,她向身為納粹軍官的爸爸抗議,並且諷刺地說,奶奶大概就是因為這裡的這些行為才生病不能前來。

動盪之中,個人分外渺小,女性更是微不足道。但以上這些無能為力的人事時地中,是透過女性發自內心的質疑,以及我們對這份質疑的無聲喝采,讓我們認識了彼此最簡單的共同期盼。

﹡李奧夫妻跳火車大逃亡─噢,這個段落真的實在有夠好萊塢!

﹡李奧夫妻情感大演進─這是我覺得本書看來鋪陳得最有韻味的一條情感的線。人的心思真的是百轉千迴,真的是不知道愛什麼時候就要發光。只能套一句樂透廣告台詞『世事難料、對人要更好』。

沒有留言: